作者:丁麟生
合肥街头有许多小花园、小花圃,犹如花卉盆景一样点缀在街头巷陌中,煞是好看!
我们这里所说的“小花园”,是个专有名词,指的是南淝河拐弯处东门大桥西南、傍在长江路上的那一溜长方形的街头花园。
从这个小花园南头进去,迎面的是花木丛中的一座纪念塔。这座纪念塔,是纪念辛亥革命广州庚戌新军起义烈士、合肥人倪映典的。塔高4米,基座高1米,四周有围栏,占地约20平方米,是合肥市唯一的一座纪念塔。战争年代,该塔遭毁损。1954年,修建长江路时,塔身被埋入地下。1992年,合肥进行长江路工程改造时,在柏油马路路面下沉睡了38年之久的纪念塔重见天日,但塔身已断为两截。1996年,合肥市政府在小花园内对纪念塔进行了重建。这座纪念塔的身后,是一处长廊,廊后即是甬道、草地及林木地带。
当年,这里还是合肥的“小江湖”。白天,玩猴的、耍大把戏的、卖大力丸的等走江湖的人,都喜欢在这里的地面上用石灰画个大圈,在大圈里玩起来逗人来看,我们小孩没钱,也围着看,算是帮个人场。晚上,却有说书人摆上的大鼓书摊子。“小花园”地处市中心闹市区,环境优美,游人往来不绝。
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,南淝河这一段河面上,只有淮河路通往大东门的一座桥梁,人们称之为“东门大桥”,并没有现在的胜利路东头的那座宽阔的桥梁。所以,当时的小花园,顺河沿而东,一直到当初巢湖路上的合肥油厂的对面这一段,老合肥人都称之为“小花园”。这个“小花园”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,可是闻名全国的“自由市场”啊!
“小花园”怎么又和“自由市场”联系在一起呢?这要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那段艰苦的生活说起。那时,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和种种原因,物资十分匮乏,人民生活十分困难,尤其是吃饭是个大问题,人们称那个时期叫“粮食过关”的年头。当时,国家实行“统供统销”的粮食政策,粮食是不准上市交易的。城市居民的吃粮,则是凭购粮本和粮票,计口、按人口大小、不同工种等售粮、购粮的,人们往往吃不饱肚子。大概是从1962年初开始,安徽部分农村地区私下里实行“包产到户”,刮起“单干风”,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有所提高,粮食产量也有所增长,部分农民的手里也有了一点余粮,于是,“小花园”这一带沿河的地方,就出现了粮食买卖的交易场所。
先是有人从河边的船上,带上来几麻袋大米在那买;后来有人骑着“凤凰”、“永久”牌的加重自行车,到周边的肥东、肥西、全椒、舒城一带农村,驮来一麻袋一麻袋的大米,转手交易,做“二道贩子”,赚点粮食异地买卖的差价钱。当时,国家供应的大米价是0.149元/斤,“小花园”自由市场的大米价格好像是1.3元/斤,有钱就能买到,不至于饿肚子。只见许多麻袋、布袋,敞着口,露出白花花的大米,摆在路边进行交易。有经验的买米人,会抓起一把米来,摊放在手心,看看米的成色、整碎;有的人还会捏起几粒来,放在嘴里嚼嚼,辨别辨别大米的干湿度。那一杆杆长秤上的秤砣,滑动定位,撒手放砣,称着米的重量。不时有人称上二三十斤、三五十斤的大米,装在口袋里,扛在肩膀上或放在自行车后座上离去。一时间,只要有钱,就能在“小花园”买到大米,极大地缓解了当时合肥居民口粮紧张的状况。
粮食交易市场有了,小吃买卖也跟着来了。因为卖粮的人要吃饭啊。于是,一些周边的居民又做起了卖饭菜的生意来,在家里做好了饭菜,用小锅、大盆子端来、挑来,卖给卖米的人吃;早晨还有卖稀饭、馒头的,甚至有人搭起了简易的竹木棚子,专门做起饮食服务生意来。于是,粮票、油票、布票、香烟票等各种票证的交易,也在明里暗里进行着。一时,人们称这个地方叫“小花园自由市场”。好在当时的地方政府睁只眼闭只眼,也没对“小花园自由市场”进行查封取缔。要知道,按照当时的国家政策,这种“黑市”交易,是被当作为“资本主义泛滥”而要被打击、禁止、捣毁的。据说,当时合肥“小花园”这个“自由市场”,甚至惊动了中央。然而,民以食为天啊!
一年多以后,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好转, “粮食过关了”,合肥“小花园”这个“自由市场”也就昙花一现,销声匿迹了。由此可见,经济规律对社会的影响之大矣!
五六十年过去了,当年合肥著名的“小花园自由市场”早已被人们淡忘了。可这也是合肥城市发展史上应该记下的一笔啊。拿现在的话来说,当年“小花园自由市场”的出现,可谓是合肥人民敢闯、敢干、敢试的改革精神啊!
有人说,记忆有时像筛子,顺心的事情常常像水一样从孔眼里流走了,不留痕迹;而那些硌牙的石子,在硌疼你的时候,留在记忆的筛子里。“小花园自由市场”就是如此……